淮北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
關于召開營商環境重點指標領域調度會議的
預通知
市有關單位:
根據市政府相關工作安排,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擬于近期圍繞18個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指標召開調度會,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、時間地點
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。
二、參會單位
18個營商環境重點指標領域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分管負責同志,配合單位由牽頭單位負責通知參加會議。
三、有關要求
1.此次調度會圍繞18個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指標分批次逐項調度,指標牽頭單位匯報一季度細分指標評議情況(包括全省位次、與最優成績差距、失分點位、失分原因、整改措施及目前進展情況,是否存在需協調解決的問題);
2.請各有關單位務必高度重視,加強研究分析,由各一級指標牽頭單位會同配合單位組織填報本指標領域《2023年省二季度營商環境各重點指標領域評議目標任務清單》(如二季度評議指標調整,請在表格中新增并增加下劃線),并于5月5日前以書面形式(加蓋公章的PDF版和可編輯的WORD版)反饋至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,以后每周四報送工作進展情況。
聯系人:李冉冉;聯系電話:3198732;郵箱:szb3198182@126.com。
附件:2023年省二季度營商環境各重點指標領域評議目標 任務清單
2023年4月28日
附件
2023年省二季度營商環境各重點指標領域評議目標任務清單
序號 |
一級 指標 |
二級指標 |
三級指標 |
責任單位 |
一季度 |
二季度 |
|||||||
得分及在全省位次 |
失分點位 |
失分原因 |
整改舉措 |
完成時限 |
目標 位次 |
進展情況 |
需協調解決的問題 |
||||||
1 |
企業開辦注銷 |
1.流程 |
(1)線上平臺建設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
(2)線下窗口設置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耗時 |
(3)耗時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費用 |
(4)刻制公章 |
市公安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5)稅控設備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6)郵寄服務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材料 |
(7)材料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便利度 |
(8)掌上辦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9)電子營業執照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0)電子印章 |
市數據資源局、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1)電子檔案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2)電子發票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3)電子稅務設備(稅務Ukey)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6.企業感受 |
(14)企業滿意度 |
市市場監管局、市公安局、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7.改革創新 |
(15)改革試點創新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6)注銷便利化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 |
辦理建筑許可 |
1.流程 |
(1)簡易低風險 |
工業廠房類 |
市高新區、各縣區政府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政府投資學校、醫院類項目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費用 |
(2)簡易低風險 |
工業廠房類 |
市高新區、各縣區政府 |
|
|
|
|
|
|
|
|
||
3.耗時 |
(3)簡易低風險 |
工業廠房類 |
市高新區、各縣區政府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
政府投資學校、醫院類項目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|
(4)事項逾期率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5)事項覆蓋率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|
(6)實行告知承諾辦件履行情況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7)實行并聯審批的事項占比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8)實行聯合驗收的項目占比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國防動員辦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9)區域評估成果應用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0)簡化實行聯合驗收項目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高新區、各縣區政府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國防動員辦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|
(11)進一步加大圖審改革力度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國防動員辦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2)加強土地權屬管理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3)簡化施工許可辦理程序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高新區、各縣區政府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4)實現項目建設審批事項標準化、清單化管理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5)探索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新模式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|
(16)推廣綠色建筑發展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7)企業滿意度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5.辦理建筑許可便利度 |
(18)信息一次填報、材料一次上傳、全流程在線審批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數據資源局牽頭,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9)提高企業獲取信息便利度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5.辦理建筑許可便利度 |
(20)積極推進工程項目全過程咨詢服務 |
市發展改革委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21)打造“四有”綜合服務窗口 |
市數據資源局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,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水務局、市國防動員辦等工改成員單位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 |
獲得 電力 |
1.辦電規范度 |
(1)流程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
1.辦電規范度 |
(2)耗時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
(3)材料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供電可靠性 |
(4)系統平均停電時長(城網口徑)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
(5)系統平均停電時長(農網口徑) |
|
|
|
|
|||||||||
(6)系統平均停電頻率(城網口徑) |
|
|
|
|
|||||||||
(7)系統平均停電頻率(農網口徑) |
|
|
|
|
|||||||||
(8)不停電作業化率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9)電壓合格率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0)供電可靠性管制計劃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.辦電透明度 |
(11)停電信息推送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2)政策宣介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3)服務信息公開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辦電成本 |
(14)提高低壓接入容量標準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5)電網延伸投資 |
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各縣區政府、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5.辦電便利度 |
(16)電力外線工程并聯審批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林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7)政企協同辦電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林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6.企業感受 |
(18)企業調查滿意度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9)業擴辦電回訪滿意率 |
淮北供電公司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 |
不動產登記 |
1.環節 |
(1)轉移登記流程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稅務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
2.時間 |
(2)轉移登記耗時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稅務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材料 |
(3)轉移登記材料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稅務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費用 |
(4)轉移登記費用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財政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土地質量管理指數 |
(5)“皖美登記”品牌覆蓋度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土地質量管理指數 |
(6)信息共享應用完成率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數據資源局、市公安局、市中院、市民政局、市衛建委、市司法局、市市場監管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6.便利度 |
(7)繼承登記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中院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8)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數量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住房城鄉建設局、市司法局、市教育局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公積金管理中心、供水公司、供電公司、燃氣公司、聯通公司、電信公司、移動公司等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9)推進綠色登記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數據資源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稅務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6.便利度 |
(10)拓展登記業務范圍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1)水電氣聯動過戶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供水公司、供電公司、燃氣公司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2)交地(房)即發證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,市稅務局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 |
|
|
|
|
|
|
|
|
||||
6.便利度 |
(13)市場主體滿意度 |
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 |
納稅 服務 |
1.納稅次數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
2.高頻業務平均辦理時長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主要稅費業務網辦率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網上申請業務按期受理情況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增值稅留抵退稅按時完成情況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6.稅費政策落實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7.A、B級納稅人發票供應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8.訴求及業務回訪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9.業務能力抽查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0.稅費權益保護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1.便利化改革創新 |
—— |
市稅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6 |
跨境 貿易 |
1.出口整體通關時間 |
—— |
淮北海關 |
|
|
|
|
|
|
|
|
|
2.進口整體通關時間 |
—— |
|
|
|
|
||||||||
3.申報制度改革 |
—— |
淮北海關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監管制度改革 |
—— |
淮北海關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和出臺多式聯運扶持政策 |
—— |
市交通運輸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6.運輸結構調整成效 |
—— |
市交通運輸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7.港口信息化建設 |
—— |
市交通運輸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8.進出口通關費用 |
—— |
市商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9.“單一窗口”口岸收費公示 |
—— |
市商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0.咨詢投訴平臺 |
—— |
市商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1.中國(安徽)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推廣宣傳 |
—— |
市商務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7 |
辦理 破產 |
1.辦理破產的質效指標 |
(1)破產案件結案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
(2)破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(天)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3)重整程序適用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4)破產案件結案數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5)破產案件案訪比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管理規范類指標 |
(6)破產案件簡易審理機制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
(7)執轉破銜接機制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8)破產費用專項資金管理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9)破產府院聯動機制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0)破產管理人動態管理機制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1)破產管理人履職便利度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2)破產審判績效考核機制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8 |
獲得 信貸 |
1.合法權利力度指數 |
(1)“銀稅互動”余額增長率 |
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 |
|
|
|
|
|
|
|
|
|
(2)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出臺情況 |
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財政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3)銀行盡職免責機制 |
淮北銀保監分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1.合法權利力度指數 |
(4)非法集資案件情況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5)涉眾金融信訪工作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信用信息深度指數 |
(6)平臺融資金額增長率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7)省市平臺一體化建設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.企業融資便利度 |
(8)貸款余額增速 |
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、淮北銀保監分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企業融資便利度 |
(9)小微企業獲貸率 |
淮北銀保監分局、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0)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 |
淮北銀保監分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1)新型政銀擔新增業務增速 |
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財政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2)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速 |
淮北銀保監分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3)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速 |
淮北銀保監分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.企業融資便利度 |
(14)過橋資金周轉次數 |
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財政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5)萬企資本市場培訓完成率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6)五進活動開展情況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7)私募基金情況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8)省區域性股權市場情況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9 |
保護中小投資者 |
1.所有權管理和控制 |
(1)普法宣傳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
(2)投資者教育基地設立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3)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|
市地方金融 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股東權利 |
(4)公司糾紛案件結案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
10 |
執行 合同 |
1.商事糾紛解決指標 |
(1)商事案件一審服判息訴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
(2)商事案件生效裁判服判息訴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3)首次執行案件實際執行到位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4)涉企案件案訪比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司法程序質量指數 |
(5)商事案件平均審理時間指數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
(6)商事案件一年半以上長期未結案件數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7)首次執行案件關鍵節點期限內完成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8)訴前調解成功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9)審判、執行案件流程公開通報機制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11 |
勞動力市場監管 |
1.聘用情況 |
(1)人力資源創新服務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
2.工作時間 |
(2)工作時間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裁員規定和裁員成本 |
(3)裁員規定和裁員成本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工作質量 |
(4)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質效評估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5)實名制幫扶工作和服務企業用工情況 |
就業人才中心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6)求職用工對接情況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7)人社政務服務好評率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工作質量 |
(8)貫徹執行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工作質量 |
(9)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工作質效評估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0)創業擔保貸款金額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工作質量 |
(11)創業培訓和“互聯網+創業”服務情況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2)職稱在線核驗與職稱異地互認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工作質量 |
(13)小微民營企業參加工傷保險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4)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5.企業感受 |
(15)企業感受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2 |
招標 投標 |
1.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情況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
2.全流程電子化招標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電子證照廣泛運用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信用管理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“中標貸”推廣情況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6.歷史沉淀保證金清理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7.市場準入管理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8.“雙隨機一公開”抽查發現問題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9.企業滿意度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0.正面典型案例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1.負面典型案例 |
——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3 |
政府 采購
|
1.電子采購平臺 |
(1)全面推進政府采購意向公開 |
市財政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
2.采購流程 |
(2)規范保證金管理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3)違反公平競爭原則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4)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市財政局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5)信息公告規范性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6)公告數據推送質量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.采購結果確定和合同簽訂 |
(7)合同簽訂率 |
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、市財政局、各縣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支付和交付 |
(8)資金支付效率 |
市財政局、各縣區財政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4 |
獲得用水用氣 |
1.服務效能 |
(1)流程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
1.服務效能 |
(2)耗時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3)材料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1.服務效能 |
(4)報裝管理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5)便利度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2.規范收費 |
(6)規范收費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負面影響 |
(7)部門發現問題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8)社會投訴問題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改革創新 |
(9)政策宣介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0)監督檢查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5.用戶感受 |
(11)用戶滿意度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5
|
政務 服務 |
1.服務精準度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
2.數據共享接口調用情況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15
|
政務 服務 |
3.政務數據目錄編制情況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
4.電子證照質量 |
—— |
市直各相關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服務評價情況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6.數據同源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7.“全省一單”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教育局、市司法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5
|
政務 服務 |
8.政策“免申即享” |
—— |
市直各相關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
9.減時間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10.減跑動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11.辦件交換的質量 |
—— |
市直各單位 |
|
|
|
|
|
|
|
|
|||
16 |
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 |
1.知識產權創造 |
(1)發明專利授權量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
(2)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率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|||||
(3)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4)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率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||||||
(5)有效商標注冊量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6)有效商標注冊量增長率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||||||
2.知識產權運用 |
(7)專利質押普惠貸款惠及企業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8)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||||||
(9)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同比增長率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||||||
(10)商標質押普惠貸款惠及企業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1)商標權質押融資金額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||||||
(12)商標權質押融資金額同比增長率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||||||
(13)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.知識產權全面保護 |
(14)地理標志保護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5)知識產權專項執法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6)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構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7)知識產權普法宣傳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8)侵犯商標權結案率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9)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20)知識產權刑事一審案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21)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22)知識產權刑事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23)知識產權一審民事案件調撤率 |
市中級人民法院 |
|
|
|
|
|
|
|
|
||||
4.知識產權公共服務 |
(24)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25)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26)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提升情況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27)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情況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17 |
市場 監管 |
1.“一業一查”部門聯合抽查推行落實情況 |
——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
2.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抽查情況 |
——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3.抽查檢查企業感受問卷調查 |
——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建立健全隨機抽查“一單兩庫”情況 |
——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雙隨機抽查問題發現率 |
——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6.雙隨機抽查和網格化監管年度工作計劃制定情況 |
—— |
市市場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7.政務失信記錄及整改情況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8.城市信用建設情況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9.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情況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10.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情況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11.信用惠民便企工作推進情況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12.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制度落實情況 |
——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13.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情況 |
—— |
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4.清單編制情況 |
—— |
市數據資源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5.雙隨機抽查清單關聯率 |
—— |
市數據資源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6.監管行為覆蓋率 |
—— |
市數據資源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7.監管信息報送完成情況 |
—— |
市數據資源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18 |
包容普惠創新 |
1.創新創業創造活躍程度 |
(1)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創板掛牌企業數量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比例 |
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|
|
|
|
|
|
|
|
|
|
(2)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數量及增幅 |
市科技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3)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增幅 |
|
|
|
|
|
|
|
|
|||||
2.人才流動便利度 |
(4)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、技術創新中心、產業創新中心數量 |
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科技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2.人才流動便利度 |
(5)“雙一流”學校和省級高峰學科數量 |
市教育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6)每萬人擁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 |
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3.基本公共服務群眾滿意度-文化開發與包容 |
(7)大型體育場館數量 |
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4.基本公共服務群眾滿意度-人才教育 |
(8)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|
市教育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5.基本公共服務群眾滿意度-醫療服務 |
(9)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 |
市衛健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0)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 |
|
|
|
||||||||||
(11)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完成 |
市民政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6.藍天碧水凈土森林覆蓋指數 |
(12)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|
市生態環境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3)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比例 |
|
|
|
|
|
|
|
|
|||||
(14)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情況 |
|
|
|
|
|
|
|
|
|||||
(15)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 |
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7.綜合立體交通指數 |
(16)客貨運鐵路站數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
|||
(17)客運站數-電子客票比例 |
市交通運輸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(18)公路密度 |
市交通運輸局 |
|
|
|
|
|
|
|
|
||||
8.市場開放程度 |
(19)民間投資增速 |
市發展改革委 |
|
|
|
|
|
|
|
|